以下是关于搜索 创新人才 相关网站的结果共有 26 条,当前显示最新 30 条结果。
雷州市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是两个牌子一套班子的公办中职学校,系广东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广东省首批骨干示范项目中等职业学校、广东省中高职院校对口自主招生三二分段学校、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学校。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构建和谐社会;以就业为导向,强化职业技能实践,培养创新人才”“培养一人,学有一技,致富一家”的办学宗旨,以“先做大后做强”,争创“广东省示范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办学目标,努力践行“平民教育大超市”“社会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的办学理念,秉承“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发展”的校训,形成了“爱国、勤奋、文明、创新、和谐”的校风、“敬业、严谨、爱生、善导”教风、“励志、刻苦、灵活、进取”的学风,打造了“服务基层,服务经济”“以赛促学,突出技能”“升学就业并驾齐驱”的办学特色,彰显了“传承本土传统文化,创新技能发展,对接未来需求”校园文化特色。
更新时间:2023-05-26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发展定位为:“面向我国人口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与生命科学前沿,重点研究基因组结构、变异、功能及其演化规律,加强基因组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基因组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成为基因组学原始创新研究基地、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卓越科学中心,为保障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基因组所成立以来,承担了“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等多项重大科研任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参与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单体型图计划;独立完成了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牵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微进化过程中的多基因作用机制”重大研究计划和中科院中国人群精准医学研究计划等一系列重大科学项目。在肿瘤微进化、表观遗传学、精准医学、数据库建设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更新时间:2024-09-17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是省政府直接领导的多学科、综合性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承担着云南省全局性、关键性、战略性重大农业科技问题的研究任务。建院三十多年来,为云南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为主要农产品从长期短缺到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为农业生物资源开发支柱产业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全院下属15个研究所,拥有科技创新平台129个(其中国家级73个,省级46个),其中国家级种质资源(库)圃6个,国家作物改良(分)中心5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2个、科学观测实验站1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1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技术研发中心5个、功能研究室11个,省级工程中心6个。与州市联合共建有魔芋所、柠檬所等7个研究所。全院学科发展涵盖了主要农业产业和农业科研领域。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品种资源收集保存与研究、农业生物技术、分析测试、优质粮经作物种子、种苗生产繁育技术、农业工程咨询设计等更具优势和特色。 “十一五”以来,全院共获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80项。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18项,农牧渔业丰收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通过审定、登记农作物新品种96个。其中通过国家审定(鉴定)农作物新品种13个,通过云南省审定农作物新品种57个,通过云南省农作物新品种注册登记26个。成果应用推广面积7000余万亩,新增总产值48.65亿元,为全省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全院共有职工3041人,其中在职职工1719人,离退休人员1322人。现有在职职工中有专业技术人员1208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59人(正高108人、副高251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396人。在职硕士和博士411人。国突、国贴专家30人,省突、省贴专家4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及后备人才80人,省技术创新人才25人,全国劳模6人,省部级劳模27人,3人荣获“五一奖章”,1人荣获我省首届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2人入选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全院29名专家入选国家产业技术体系担任岗位科学家和综合试验站站长,22名专家入选省体系担任首席科学家和岗位专家。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多年的发展,我院已成为设备先进、学术水平高、研发能力强,对云南省农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农业科研机构,是云南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科技骨干力量。
更新时间:2023-05-12
中化教育(集团)中心成立于1994年,是集太原理工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国家开放大学(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山西师范大学等著名高校的联合教育基地,也是新型的“教育超市”式的办学实体。 中心依托高校办学、专业机构管理,始终坚持“一切服务社会、一切为了学员、一切以质量取胜”的办学宗旨,保证每个学员都能够如愿入学,顺利毕业。同时,进入学校的学员可以自由选择学校、专业、学习形式等,从而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文凭,教育服务非常便利。 二十七年间,中心多次受到教育部门和合作高校的表彰,现已成为广大有志求学之士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品牌院校,培养的优秀人才遍布三晋大地,服务于社会各行各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中化教育中心将秉承服务社会,忠诚实践教育改革,全力打造“教育超市”,培养更多实用型、应用型、管理型的创新人才。
更新时间:2023-05-08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发展定位为:“面向我国人口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与生命科学前沿,重点研究基因组结构、变异、功能及其演化规律,加强基因组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基因组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成为基因组学原始创新研究基地、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卓越科学中心,为保障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基因组所成立以来,承担了“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等多项重大科研任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参与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单体型图计划;独立完成了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牵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微进化过程中的多基因作用机制”重大研究计划和中科院中国人群精准医学研究计划等一系列重大科学项目。在肿瘤微进化、表观遗传学、精准医学、数据库建设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更新时间:2023-05-05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发展定位为:“面向我国人口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与生命科学前沿,重点研究基因组结构、变异、功能及其演化规律,加强基因组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基因组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成为基因组学原始创新研究基地、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卓越科学中心,为保障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基因组所成立以来,承担了“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等多项重大科研任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参与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单体型图计划;独立完成了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牵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微进化过程中的多基因作用机制”重大研究计划和中科院中国人群精准医学研究计划等一系列重大科学项目。在肿瘤微进化、表观遗传学、精准医学、数据库建设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更新时间:2023-05-02